牧果咖啡風味座標&沖煮建議
牧果咖啡地圖&產區品種

瓜地馬拉

1750年,杰蘇伊特(Jesuit) 神父將咖啡樹引種到瓜地馬拉,19世紀末德國殖民者發展了此地的咖啡工業。

今天,咖啡業的大部分生產都在瓜地馬拉的南部進行;在這裡,馬德雷 (Sierra Madre) 火山的山坡為種植上等咖啡豆提供了理想的條件,因為山脈綿延甚長,地區性氣候變化很大,因此造就了瓜國的七大咖啡產區,各有不同的風味及特色。其中以安堤瓜這個產區的咖啡因為微酸,香濃甘醇,略帶火山的碳燒味的特色使得瓜地馬拉的咖啡聞名於世界。


尼加拉瓜

尼加拉瓜的咖啡主要生產於中部和北部,遮蔭栽種為其特色,咖啡豆則以水洗處理,日曬烘乾。一般而言,尼加拉瓜的咖啡較沒有極度鮮明的特色,因此一般的尼加拉瓜豆常被用來作綜合咖啡或即溶咖啡。

不過高品質的尼加拉瓜豆例如瑪拉果吉佩(Maragogipe, 一種咖啡豆十分巨大稱為象豆的樹種)則評價很高,因為它口味較為均衡,沒有其他中美洲咖啡常帶有的鮮明果酸,但有著清澈的口感以及絕佳的香醇度,這種圓潤而柔和的質感,也使得它在瓜地馬拉咖啡一般較中庸的評價中一支獨秀,受到許多人的喜愛。


巴拿馬

緊鄰哥斯大黎加和哥倫比亞的巴拿馬,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,日夜溫差大且雨量豐沛,造就了有利於咖啡生長的環境,且因一年擁有旱雨兩種季節的鮮明交替,更促使日曬和水洗兩種加工處理法,都能夠發展的非常成熟。

巴拿馬的精品咖啡豆,以酸甜平衡、溫順細緻、香氣獨特豐富而得名,其中,更以濃郁柑橘、明亮花果風味著稱的藝伎GESHA/瑰夏咖啡最為知名,近年來更是受到咖啡愛好者們的推崇,不但掀起了競標藝伎咖啡豆的風潮,各國產區也爭相培育。

1780年,由歐洲人引進第一批來自衣索比亞的鐵皮卡(Typica)咖啡品種,自此開啟了巴拿馬咖啡的栽種之路,起初,默默無名的巴拿馬咖啡豆沉寂了好一段時日,直至1963年引進了擁有優良抗病能力的藝伎咖啡豆、並於1996年巴拿馬各咖啡莊園共同成立巴拿馬咖啡協會,相互交流、舉辦比賽,才能於2004年咖啡杯測賽獲得冠軍,讓巴拿馬的藝伎咖啡成功脫穎而出。


秘魯

秘魯咖啡的種植以安地斯山脈為中心向外延伸,受到明顯雨旱季節交替、日夜溫差超過15度以上、土壤肥沃營養價值高等因素影響,造就秘魯絕佳的咖啡生長環境,而針對秘魯的精品咖啡培育區域,則大多會栽種於海拔1200~2300公尺之間。

秘魯咖啡豆的品種非常多樣,常見的有鐵比卡Typica、卡杜拉Caturra、卡地莫Catimor、波旁Bourbon等,其中又以鐵比卡Typica最為大宗,佔比約70%;秘魯近年來也開始種植咖啡界很受歡迎的冠軍新星 – 藝伎GESHA,不但成功建立其特有風味,也順利從競賽中脫穎而出,可以說是南美地區的咖啡黑馬之一。


巴西

巴西的咖啡總產量為世界第一,主要產地集中於中部及南部的省份。

巴西適合栽種咖啡的區域,地勢較平坦,咖啡園多數於海拔1200公尺以下,亦無大樹遮蔭,因採收時生熟漿果同時採下,不算是精品咖啡。巴西的咖啡品質平均、較少極優的等級,其豆質較軟,烘焙過程中明顯不耐火候,各品種中Santos較著名,是以其出口港山多士為名。

巴西咖啡豆性屬中性,可單品來品嚐(雖較單調一點),或和其他種類的咖啡豆相混成綜合咖啡,是混合調配時不可缺少的咖啡豆。


衣索比亞

衣索比亞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阿拉比卡品種咖啡樹的地方,其境內幾乎到處都在種植咖啡。

其中東部高地哈拉(Harra)產有著名的哈拉摩卡,具有特別的葡萄酒香與酸,和葉門摩卡相當,屬高品質的咖啡。

南部的西達摩(Sidamo)和吉馬(Djimmah)亦是知名的咖啡產地,所生產的咖啡和哈拉所生產的口感稍有不同,酸味方面較為清爽,帶有核果的香味。

在西達摩中有一個小區域名叫耶加雪菲(Yirgacheffe),其所產的咖啡有著非常迷人的特色,帶有茉莉花及檸檬的香味,以及似蜂蜜般甜甜的特殊味道,因此全球知名。


印尼

印尼生產咖啡豆的區域主要在爪哇、蘇門答臘、蘇拉維西等三個島,皆屬火山地形。

一般認為印尼的咖啡豆香味濃厚而酸度低,略帶一點似中藥及泥土的味道。

蘇門達臘(Sumatra)山區出產的曼特寧(Mandheling)世界聞名,質感豐富。爪哇島出產的羅布斯塔(Robusta)豆有獨特的氣味,因油脂豐富而常被用來作為義式濃縮咖啡的配方之一。

蘇拉維西出產的咖啡則被評為有特別的草本氣息,深沈而乾淨。

牧果咖啡風味v.s產地海拔
牧果咖啡風味v.s處理法

咖啡分級標籤如何看

咖啡包裝上印著夾雜著英文縮寫的一連串字,常見的像AA、G1、SHG...,其實這些英文縮寫代表各產區國對咖啡的特徵來分級。


不同的產區國,會有各自習慣分級的方式,分級的目的,除了提高生豆的價值外,目的也是為了讓咖啡生豆的大小均一,以利烘焙時的平均受熱。


不過到目前為止,並沒有一個國際通用的品質分級系統,所以分級的名稱及依據,都是由各產區國自行定義決定,其中有幾點我們可以特別注意的:

1. 分級名稱雷同,但瑕疵率定義其實大不一樣。

2. 咖啡豆生長條件不同,所以無法比較,各產區國的生豆特色皆不同。

3. 分級雖然是重要的考量,但並非是影響風味的主要因素。


常見的分級標準會依據,豆子體積大小、顏色、形狀、瑕疵比率、海拔高度、硬度、品種、烘焙後口感等等。


其中豆子大小是大部分產區國最主要的分級依據,雖然不是絕對但可以簡單記憶:越大顆的越厲害。


其實不難推論,因為咖啡樹生長的海拔越高,氣溫就越低,日照也越短,物競天擇下,它的果實要花較多時間成熟,因此會生長的比較慢,密度也較高,硬度當然也比較硬,當然風味表現就較佳。


豆子大小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咖啡的風味,但卻不是絕對的,分級只是參考,以下簡單說明各產區國的分級制度。

中南美洲

許多中南美洲國家會以海拔高度做基準,SHB(極硬豆) > HB(硬豆),SHB與SHG的意思大概相同,SHG(超高海拔)>HG(高海拔),依此類推,當然並非所有中南美產區國都如此,例如巴西,不以大小海拔為分類,以杯測將最高級稱為「極為柔順」,次一等為「溫和」等。

海拔高度各產區國也是自行其道,例如:

瓜地馬拉:SHB標準為1600~1700公尺

尼加拉瓜:SHG標準為1500~2000公尺

哥斯大黎加:SHB標準為1200~1650公尺


哥倫比亞
哥倫比亞分級主要依據為豆體大小,分級以「目」為單位,1目=1/64英吋,1英吋=2.54公分。

Supremo:17目以上(約0.674公分以上)

Excelso:15~16.5目(約0.595~0.654公分)


衣索比亞

衣索比亞採用瑕疵豆的比率來分級,以G作為分級開頭,分別是G1~G5。

「分級標準以每300公克中瑕疵豆的數量」作為評判依據;以往衣索比亞水洗法,是當時高級的處理法,G1、G2都是水洗的等級,G3~G5才是日曬的標準,不過近年日曬豆優選等級也都以G1、G2做標示,可參照【牧果咖啡FB粉絲頁】


G1:瑕疵數為3

G2:瑕疵數為4~12

G3:瑕疵數為13~25等等

肯亞
肯亞分級主要依據為豆體大小。

等級E:18目以上,特有種的象豆,數量稀少(非我們平常所稱的象豆,台灣市場幾乎沒有這類產品)

等級AA:約17~18目,價格最高。

等級AB:約15~16目。

等級PB:指的是圓豆,這是依外型做分類。

有時候會看到AA+、AA TOP、AB+、AA++、AA FAQ,"FAQ"是 Fair Average Quality 的簡寫,意思是「平均公平品質」,即一個平均標準品質,是等級AA基本款。這些都是貿易商自訂的分級標準,並不在肯亞的官方品質分級系統裡。

印尼
印尼採用分級標準類似衣索比亞,也是依瑕疵豆總數量作為等級畫分。

「分級標準以每300公克中瑕疵豆的數量」作為評判依據,水洗日曬共用分級為G1~G6。


G1:瑕疵數最多11

G2:瑕疵數最多12~25

G3:瑕疵數最多26~44

分級制度不是影響風味最主要的因素,它的好處是有利在烘焙時讓豆子更均勻受熱,其實"依照個人喜好",覺得順口好喝是比較重要的,喝咖啡是一種生活方式,享受自己喜歡的風味才是屬於自己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