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可以透過下列管道找到我們

咖啡分級標籤如何看


我們總會在咖啡包裝上看到夾雜著英文縮寫的一連串字,常見的英文縮寫例如像AA、G1、SHG...,其實這些英文縮寫代表各產區國對咖啡的特徵來分級。


不同的產區國,會有各自習慣分級的方式,分級的目的,除了提高生豆的價值外,目的也是為了讓咖啡生豆的大小均一,以利烘焙時的平均受熱。


不過到目前為止,並沒有一個國際通用的品質分級系統,所以分級的名稱及依據,都是由各產區國自行定義決定,其中有幾點我們可以特別注意的:

1. 分級名稱雷同,但瑕疵率定義其實大不一樣。

2. 咖啡豆生長條件不同,所以無法比較,各產區國的生豆特色皆不同。

3. 分級雖然是重要的考量,但並非是影響風味的主要因素。


常見的分級標準會依據,豆子體積大小、顏色、形狀、瑕疵比率、海拔高度、硬度、品種、烘焙後口感等等。


其中豆子大小是大部分產區國最主要的分級依據,換句話說越大顆的等於越厲害。


其實不難推論,因為咖啡樹生長的海拔越高,氣溫就越低,日照也越短,物競天擇下,它的果實要花較多時間成熟,因此會生長的比較慢,密度也較高,硬度當然也比較硬,當然風味表現就較佳。


豆子大小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咖啡的風味,但卻不是絕對的,分級只是參考,以下簡單說明各產區國的分級制度。



哥倫比亞


哥倫比亞分級主要依據為豆體大小,分級以「目」為單位,1目=1/64英吋,1英吋=2.54公分。

Supremo:17目以上(約0.674公分以上)

Excelso:15~16.5目(約0.595~0.654公分)



肯亞


肯亞分級主要依據為豆體大小。

等級E:18目以上,特有種的象豆,數量稀少(非我們平常所稱的象豆,台灣市場幾乎沒有這類產品)

等級AA:約17~18目,價格最高

等級AB:約15~16目

等級PB:指的是圓豆,這是依外型做分類

有時候會看到AA+、AA TOP、AB+、AA++、AA FAQ,"FAQ"是 Fair Average Quality 的簡寫,意思是「平均公平品質」,即一個平均標準品質,是等級AA基本款。

這些都是貿易商自訂的分級標準,並不在肯亞的官方品質分級系統裡。



衣索比亞


衣索比亞採用瑕疵豆的比率來分級,以G作為分級開頭,分別是G1~G5,「分級標準以每300公克中瑕疵豆的數量」作為評判依據;以往衣索比亞水洗法,是當時高級的處理法,G1、G2都是水洗的等級,G3~G5才是日曬的標準,不過近年日曬豆優選等級也都以G1、G2做標示,可參照【牧果咖啡FB粉絲頁】

G1:瑕疵數為3

G2:瑕疵數為4~12

G3:瑕疵數為13~25等等



中南美洲


許多中南美洲國家會以海拔高度做基準,SHB(極硬豆) > HB(硬豆),SHB與SHG的意思大概相同,SHG(超高海拔)>HG(高海拔),依此類推,當然並非所有中南美產區國都如此,例如巴西,不以大小海拔為分類,以杯測將最高級稱為「極為柔順」,次一等為「溫和」等。

海拔高度各產區國也是自行其道,例如:

尼加拉瓜:SHG標準為1500~2000公尺

哥斯大黎加:SHB標準為1200~1650公尺

瓜地馬拉:SHB標準為1600~1700公尺



印尼


印尼採用分級標準類似衣索比亞,也是依瑕疵豆總數量作為等級畫分,「分級標準以每300公克中瑕疵豆的數量」作為評判依據,水洗日曬共用分級為G1~G6。

G1:瑕疵數最多11
G2:瑕疵數最多12~25
G3:瑕疵數最多26~44



分級制度不是影響風味最主要的因素,它的好處是有利在烘焙時讓豆子更均勻受熱,其實"依照個人喜好",覺得好喝是比較重要的,喝咖啡是一種生活方式,享受自己喜歡的風味才是屬於自己的生活。